历史渊源

  晋作家具的起源很早,运城市芮城永乐宫壁画中的家具是晋南家具的典型器物。稷山县的稷王庙(1345年)、大佛寺(1142年)、青龙寺(1351年)等文物国宝单位,建筑风格、花饰雕刻在历史上就久负盛名,无论是从木雕、砖雕、壁画中都有对日用木器家具的表现,都带有鲜明的晋作特色,这些对晋作家具的形成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
  稷山县“德茂庆”是当地晋作家具的典型代表,民国17年(1928)年稷山县志记载:设在翟店镇的“德茂庆”较有名气。该项目具有160多年历史和六代传承谱系。清同治年间(1840-1920),稷山县寺庄村的曹锦仁首设家庭作坊承做家具,立字号“德茂庆”当时主要以上门做工为主,按主人所需所好开始了晋作家具的制作,“德茂庆”字号的晋作家具用工不惜、用料不吝,所作家具古朴大方,成为当地名匠;光绪年间,第二代曹银堂子承父业,在翟店镇继续使用“德茂庆”;民国时期,其子曹银堂与其孙曹水智,继承晋作家具工艺进行加工,1938年日寇入侵稷山被迫歇业;建国后,当时在生产大队木业社从事木工活;改革开放后,曹氏家族曹水智之侄媳宁好翠继承祖业,传承工艺,并成立山西德茂庆古建工程有限公司,以晋作家具的制作与修复为主业。参与过李家大院的晋作家具修复工程,培养了第六代传承人何红燕等一批新的传承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