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代曹锦仁 (1840.6.18--1920.1

曹锦仁是德茂庆创始人,出生于稷山县寺庄村,自幼喜好木雕,名传河东,其木雕工艺精湛,善于创新,晋南寺院、庙宇牌匾楹联雕刻多出自曹锦仁之手。其字号“德茂庆”驰名河东,诚信经营,流传至今。

第二代曹银堂 (1872.4.8-1942.7.6

 曹银堂系曹锦仁之子,子承父业,在家传技艺的基础上,其木雕技艺更进一步,无论是牌匾制作,还是家具打造,均独树一帜,自称一派,曾为关帝庙、永乐宫、稷王庙雕刻牌匾楹联,技艺精湛,深受世人称赞。“德茂庆”也随之兴旺,被誉为木雕“第一家”。

第三代曹栋桢 (1927.8.16-1996.7.

   曹栋桢系曹银堂之子,高中毕业,从小受家庭熏陶,喜爱木雕及家具、古建技艺。善于学习各种技艺,吸取各家所长,能熟练掌握木雕的阴雕、透雕、圆雕、镂空双面雕等木雕技艺,其刀法熟练遒劲,形态逼真,显示了他深厚的功底及精湛技艺。在建筑装饰木雕和传统木雕家具制作上有自己独到的心得,在遵循传统木雕技艺和制作工艺的同时,不拘泥程式,去繁就简,讲究实用与艺术相统一,在雕饰部位和雕刻手法上都有其独到的见解,设计巧妙得体,对不同物件、不同部位、不同功能的雕饰品,采取不同的雕法。他对木雕工艺流程要求极为严格,形成“曹氏雕刻”流派,在晋南享有盛名。

第四代曹水智 (1956.8.12出生)

   曹水智系曹栋桢之子,自幼受家传熏陶,加上个人喜好钻研家具制作、古建修缮等,获得了丰富的经验,特别是他打造的各式家具深受顾客喜爱,他根据晋南地域和文化,自成“曹氏家具”流派,其经营的德茂庆老字号就是晋南木雕与家具制作的典型代表。他多采用当地的榆、槐、核桃、楸、柳、枣等木材替代红木做家具,制作出雄浑大气,古朴庄重、体量朋硕、深穆劲挺,框厚板实,大边坚梆的曹氏家具,使家具呈现出高大坚实、古朴醇厚;色泽凝重、个性鲜明的气息。在旧家具修复中,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清理缝隙、修补缝隙。德茂庆老字号制作的家具以厚重质朴、做工精细而独树一帜。

第五代传承人宁好翠

    1964年生,晋作家具制作及修复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,生于浓厚的民间艺人之家,耳濡目染,自幼爱好美术,跟随祖辈学习各种木器知识。1984年从事晋作家具制作与修复至今38年,学习掌握了一整套的晋作家具制作工艺流程、材料配方和工艺质量标准要求,尤其长于古典晋作家具的传统修复技艺,从补缝、灰底到刷漆上蜡,“三同补缝”(同质、同纹、同色)“烫蜡饰表”、“穿筋防裂”等家传工艺技术,参与修复了李家大院、北京饭店等古典家具的修复工作。并积极授徒传艺,培养了30余名徒弟,学徒来自全国各地,为该项目的传承、弘扬、振兴做了很大贡献。

第六代传承人何红燕

    1992年生,晋作家具制作及修复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,掌握熟练的专业技术,上进好学,长于设计绘图,还善于学习借鉴吸收各种流派家具的制作风格,博览众长,并负责对人员培训的教学与示范,近年来先后组织晋作家具制作,古典家具修缮维护,校企联手举办知识讲座,培训专业人才,对晋作家具的传播传承起到较大作用。